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度上古汉语学科研究综述(上)

历史语言学一室 今日语言学 2020-10-27


2019年度的上古汉语研究延续了此前良好的发展态势,继续稳步前进。以一批重要学术论文和专著为代表的新成果成为本年度的亮点,成就显著。


语法研究重点突出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范围广泛,涉及虚词和句法等多个分支领域。本年度研究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对虚词及由虚词所构成的句式或结构的研究呈现出高度关注的态势,不少论文就有关上古汉语虚词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一)否定不定代词研究和其他与代词相关的研究


张定《汉语否定不定代词的类型转变》(《古汉语研究》第2期)从语义、句法、语音角度,论证上古汉语否定不定代词“莫”由“无或”逐渐融合而成,“莫”结构式来自于更早的否定存在结构;并指出古今汉语否定不定代词总体上经历了从V-NI型到否定存在结构和NV-NI型并存的类型转变。董秀芳《从上古汉语一批代词形式的消失看汉语量化表达的变化》(《当代语言学》第4期)则认为“莫、靡、或、罔”等特殊代词本质上是量化代词,其系统性的消失反映了汉语的量化表达从以单语素的量化代词为主到量化算子和描述性内容分立表达的变化过程,而这一变化体现了汉语从综合到分析的演变大趋势。


李佐丰《先秦汉语的零代词》(《中国语文》第3期)全面梳理了主语、宾语和补语位置上的零代词。张萍《上古汉语形式宾语句研究》(《上古汉语研究》第3辑)考察了“闻之曰”“有之曰”这类代词“之”占据宾语位置但不指代上文内容的句式,认为其中的“之”是形式宾语,其作用是在句法上完形。魏克彬《从出土盟书中的有关资料看战国时代“弗”字记录“不之”合音的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以出土盟书中的“不之+动词”及“不之”“弗”和“不”互用的例子,进一步支持了战国时代“弗”字主要的功能是记录“不之”的合音这一观点。冯赫《〈墨子〉“恶许”考辨》(《语言研究》第2期)从历史的角度综合考察了疑问代词“恶”的意义、功能以及与“许”“虖”“乎”的音韵关系等,认为《墨子》的“恶许”与“何许”的功能及构成方式都不相同,“恶许”就是见于上古汉语的“恶乎”,“许”是“乎(虖)”的借音字,而不是处所义的“许”。


(二对“主之谓”“主而谓”“主实谓”三种结构的研究


多篇论文关注主语和谓语之间虚词的句法地位和功能。景黎黎、洪波《从跨语言视角看上古汉语的“主之谓”结构》(《当代语言学》第2期)依据语言类型学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考察了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的名词化类型、名词化程度,以及独立成句的“主之谓”在跨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杨萌萌《“主之谓”结构的句法》(《中国语文》第3期)根据“主之谓”的句法分布、内部结构等重要句法语义特征,将“主之谓”明确定性为以“之”为非定式标记的非定式句,同时刻画了“主之谓”与普通主谓句子的句法差异,指出二者之间的句法差异皆因于定式句与非定式句的本质区分。蔡英杰《古汉语“名而动”结构的再认识》(《古汉语研究》第3期)首先区分了“名而动”三类不同的表层结构,并进一步确认“名而动”的深层结构是两度陈述。谷峰《上古汉语“主+实+谓”中“实”的功能》(《中国语文》第2期)调查了“实”在单句和语段中的表现,认为“实”是焦点助词,其作用不限于标注对比焦点,还可以标注信息焦点和话题焦点(又称对比话题)。


(三其他虚词和句式的研究


大西克也《论上古汉语代词“之”和“其”的替代功能》(《历史语言学研究》第13辑)就“之”和“其”的称代功能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如二者的指称对象可以是其先行词的转喻内容,“其”不是定指标记,等等。刘承慧《重探先秦句末语气词——激进构式语法的“也字式”分析》(《历史语言学研究》第13辑)基于激进构式语法,指出句末语气词的句法位置是“小句之末”;带有句末语气词的语句与语境高度连动,从而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苏颖《上古汉语“则”的多功能来源及其关联模式》(《古汉语研究》第1期)梳理了“则”充当话题结构标记、顺承、意外、转折、假设标记和让步标记这六项功能,并指出话题结构标记是“则”的原型功能,其他功能都是扩展功能。张希、陈前瑞《将来时不同语义层次的互动研究——以〈左传〉中的“将”为例》(《语文研究》第4期)指出,《左传》中的副词“将”通过不同语义层次的互动,在具体语境中表现出意向义突显用法、预测义突显用法和将来时间参照义突显用法。张玉金《甲骨文处所介词“自”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首先探讨了“有去自雨”等短语及“叀入自……”“于入自……”格式,然后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分析了处所介词“自”。


、词汇(训诂)研究继续稳步发展


2019年度的上古汉语词汇(训诂)研究继续稳步发展,呈现出几个突出的特点:1.重视材料和实证。2.重视个案的、具体而微的研究。3.重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结合。


(一)词语考释与文句解读


词语考释是词汇训诂研究的基础工作,在传世文献的词语考释以及利用出土文献重新解读传世文献方面成果都非常丰富。


华学诚《〈诗〉“不我屑以”解并论“不屑”的成词》(《语言研究》第3期)讨论了“不我屑以”一句的意思以及“不屑”一词的源流,认为“不我屑以”之“以”不是动词,其意义、作用与“已”“矣”相同,表示已然的句末语气;“屑”训“洁”,是由本义“振动除垢”引申而来;“不屑”在《诗经》时代没有成词,《孟子》时代处在成词过程之中,东汉时期成词,成词初义为主观上认为不值得、不介意。吴柱《古代法律术语“坐”词义演变疏证———兼辨相关典籍历代注释之误与介词“坐”的产生问题》(《中国语文》第6期)对古代狱讼用语“坐”相关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详细的历时考察,认为“坐”由早期的“争讼”义分别引申出“争讼者”“指控”“违背”“治罪”四个义项。“治罪”义是秦汉以后法律术语“坐”的通行义,同时其他早期义项逐渐消亡。从“治罪”义又引申出名词性的“罪责/罪名”义。表示原因的介词“坐”是由“治罪”义的“坐”语法化的结果。王志平《〈周易·中孚〉卦解》(《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20辑)对“中孚”一词进行了讨论。认为“孚”隐喻“匏”,涉及“孚”之卦爻辞基本都与“匏”的双关和联想有关,文章对有关《周易》“孚”之卦爻辞重新作了具体的阐释。王志平《〈庄子·齐物论〉“葆光”新解》(《文献语言学》第9辑)认为“葆光”当读为“浮觥”,指罚酒之觥。古代多以犀牛角为之,须一饮而尽,谓之“兕觥”。该文进而对于“兕觥”的形制和用途进行了梳理,认为“浮觥”之制是原始民族以兽角杯敬酒和罚酒的礼俗变迁。李润生《〈孟子〉“深耕易耨”之“易”的词义问题》(《语言研究》第4期)认为“易”当以训“治”为是,具体来说,“深耕易耨”之“易”表示田地草秽净除的状态,由“易”的动词义“除草”引申而来。文章对训诂方法的得失有较为深入的讨论,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对读,利用新材料来对旧训诂问题进行重新解读,这是近些年来的一个潮流,成果斐然。可以说,新材料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为我们理解古书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视角。


袁金平、李丽珠《据古文字资料再论〈论语·雍也〉“君子可逝”句》(《语言科学》第1期)根据早已公布的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异文及近年来古文字学界对相关文字的新认识,讨论了“逝”字的语义和用法,以及异文形成的原因。文章认为,“君子可逝也”之“逝”在早期底本中可能写作“”声字,后世不同的传抄者依据自身的阅读习惯将之转写成“逝”或“選”;“選”“遣”音义关系颇为密切,在《论语》该句中当理解为“遣送”“打发”之义。贾旭东《〈国语·吴语〉“绍享”新释》(《语言研究》第4期)利用出土文献材料,证明“绍”应为“诏”之假借,意为“辅相”;“享”亦当理解为服事、奉事,“绍享”为两义近动词连用,为佐助、服事之义。


(二)词汇学及相关理论研究


蒋绍愚《汉语史的研究和汉语史的语料》(《语文研究》第3期)讨论了在汉语史研究中常使用的一些概念,如口语、书面语、文言、白话、语体等,提出了“两种说话方式”,把历史文献中的文白混杂分为了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史研究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语料提出了建议。肖晓晖《论类推机制在同素异序词分化中的作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指出,在汉语词汇的发展历史中,存在数量众多的同素异序词,其中有一部分同素异序词经过发展演化,两种素序形式都得以保留,但在词性、意义或用法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分化为两个不同的词。部分同素异序词分化是受到语言系统内部类推机制的作用,本为并列式的某个素序形式因“形似”某种强势构词式而被类推为该结构,从而具备了相应的语义、语法特点,最终导致此素序形式与另一素序形式发生分化。池昌海《汉语双音复合单位范畴化途径新议》(《语言研究》第3期)指出,汉语双音词的形成机制除了现在常说的“词汇化”途径外,还有另外的一些途径,例如派生与变音构词。该文着重分析的逆序范畴化与粘结范畴化,是另两种少被关注的途径。它们共同形成了汉语里的双音复合范畴,汇入汉语词汇大家族。叶冬梅《〈诗经〉叠音词的同源关系及其义通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对《诗经》中的叠音词进行了系联,按照感知范畴作了分类,然后分别在同一感知范畴内作二度系联,在不同感知范畴之间作三度系联。以往同源词研究中,“义通”的概念和标准较为模糊,该文将感知范畴之间的相通性(“通感”)作为“义通”的根据,使得系联标准较为明确,也由此发现同源词意义之间的一些规律。


(三)词语演变及更替研究


词语尤其是常用词的历时演变和更替研究,是近二十年来汉语词汇史的热门课题,本年度也有不少这方面的成果。庄卉洁、张美兰《汉语常用动词历时演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海外华文教育》第3期)对近二十年来汉语常用动词历时演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常用动词历时演变的规律,并就当前学界汉语常用词的研究方法及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胡波《从简帛与传世文献看“侧”和“旁”的历时演变》(《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第8辑)讨论了先秦两汉时期表“旁边”义的方位词“侧”“旁”,殷晓杰、张家合、张文锦《汉语“躺卧”义词的历时演变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考察了“躺卧”义词的历时演变过程,贾燕子《词汇类型学视域下汉语“硬”语义场的历时演变》(《语文研究》第4期)借鉴莫斯科词汇类型学研究小组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从定名学和符意学两个视角考察了汉语“硬”语义场的历时演变情况。


(四)专书、专题词汇研究


关秀娇《上古汉语服饰词汇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传统训诂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传统训诂学和现代词义学研究的方法,借鉴义素分析理论和认知转喻理论,重点描写汉语服饰词在上古时期共时层面的静态分布与语义差异,并致力于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在历时层面的词汇演变与词义演变规律。王卉《两汉金文文字词汇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分上下两编,下编为两汉金文词汇研究专题,集中讨论了两汉金文的词汇构成、复音词研究和词语考释。霍生玉《古词今语——〈荀子〉与杨倞注词汇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对《荀子》本文词汇和杨倞注文词汇进行比较研究,考察上古汉语词汇到唐代的发展变化。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2019年度句法语义学科研究综述(上)

2019年度句法语义学科研究综述(下)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网信室编辑

今日语言学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长按指纹,识别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